孟良崮战役:一场改变国共军力认知的关键之战配资之家门户网
1947年爆发的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的重要转折点。当时国民党军队尚未充分认识到解放军的真实战斗力,直到整编74师被全歼后,国军高层才意识到解放军的作战能力不容小觑。而真正让国军承认在野战中难以战胜解放军,还要等到一年后的豫东战役。这场战役揭示了一个重要教训:在华东战场,单个整编师已不宜单独行动,必须组成兵团级单位,最好是主力兵团才能确保安全。 当时的国民党整编师指挥官们普遍充满自信,甚至可以说是过于自负。他们敢于孤军深入,与解放军主力正面硬碰硬。正因如此,整个国民党军界竟无人相信精锐的整编74师会被全歼。当74师被围时,虽然各方都表示要救援,但具体救援态度却大相径庭:蒋介石和王耀武心急如焚;黄百韬只是按部就班执行命令;而曾与张灵甫有过节的李天霞,则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。李天霞与整编74师渊源颇深,曾担任其前身74军的旅长、师长直至副军长,对该部队的战斗力了如指掌。他坚信华东野战军绝无可能吃掉这支王牌部队,因此盘算着借机让张灵甫出丑,等着看这位老对头低声下气来向自己求援。更关键的是,他打着如意算盘:先让74师消耗华野主力,待双方两败俱伤时再率部出击,既能重创解放军,又能为自己立下战功,可谓一箭双雕。 然而李天霞的算计出现了两个致命误判:首先,他高估了张灵甫的指挥能力。这位常胜将军竟犯下兵家大忌,放弃水源补给点而退守光秃秃的石头山。即便74师士兵训练有素,在坚硬的山石上也难以构筑完备的防御工事。讽刺的是,解放军反而从这次战役中学到了山地作战经验,并在一年后的淮海战场上反制国军。其次,他严重低估了解放军的后勤保障能力。由东北军工建新公司生产的大量炮弹被秘密运抵前线,在孟良崮的岩石地形上,炮弹爆炸产生的碎石形成了可怕的弹片风暴配资之家门户网,给74师造成加倍杀伤。当缺水的困境逐渐显现,这支精锐之师的士气迅速崩溃,最终被华野六纵突袭得手。 纵观全局,当时国民党将领中,唯有黄百韬保持着军人本色,令行禁止。其他将领或多或少都掺杂了个人算计。即便李天霞全力救援,粟裕将军早已预留后手——将生力军六纵投入总攻,正是看准了援军行动迟缓的弱点。这场战役不仅改变了国共双方的军力对比,更暴露出国民党军队内部深刻的指挥体系问题,为后续的战争进程埋下了伏笔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鑫中证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