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邓大军的兵团司令员选拔:猛将如云,优中选优 在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时期,第二野战军作为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,其最高军政领导由刘伯承和邓小平两位杰出的革命家共同担任。由于他们长期密切配合、默契无间168股票配资,这支英雄的部队在军内外被亲切地称为刘邓大军。这支劲旅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功,成为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铁血之师。 1949年全军进行大规模整编时,刘邓大军被重新整编为三个主力兵团。然而,在确定兵团司令员人选时却遇到了不小的难题。虽然刘邓大军的总体规模不算特别庞大,但这支队伍却汇聚了我军历史上众多能征善战的铁血将领,每位将领都战功赫赫、能力出众,选择谁担任兵团司令员成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。 据权威史料记载,在全军整编过程中,共有六位功勋卓著的名将被列入兵团司令员的候选名单。这六位将领分别是:第六纵队司令员王近山,以勇猛果敢著称;第二纵队司令员陈再道,智勇双全的沙场老将;第四纵队司令员陈赓,军事才能出众的杰出指挥官;第一纵队司令员杨勇,实战经验丰富的战术专家;第三纵队司令员陈锡联,年轻有为的军事新秀;以及刘邓大军中资历深厚的王宏坤。这六位将领各有所长,都是我军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。
展开剩余51%杨勇来自中央红军,曾任红三军团第四师第十团政委。抗战初期担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6团副团长,当时的职务还不如陈锡联。这不禁让人思考:如果杨勇也出身红四方面军,他是否还能获得第五兵团司令员的职位?这个问题值得军史爱好者深入探讨。 被称为刘邓大军第一猛将的王近山,在解放战争时期与陈锡联并称为二野两朵金花。虽然1949年他未能当选兵团司令员,但与其他落选者不同168股票配资,他仍然留在作战部队担任重要职务,出任第12军军长和第三兵团副司令员,继续为解放事业贡献力量。王近山的故事也成为了我军历史上一个值得深思的案例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鑫中证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